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方案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与要求安排
1、实践学时的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分共14学分,其中理论学分12学分(含网络教学)和社会实践2学分,实践教学学期分安排:1-1-1-2
课程名称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社会实践学时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46 |
32 |
1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54 |
32 |
2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54 |
32 |
22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
70 |
48 |
22 |
2、实践教学安排
课程名 |
实践学时总数 |
实践形式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14 |
寻找家风家训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2 |
最美理工或故事或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22 |
微电影竞赛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
22 |
微电影竞赛 |
3、实践环节记录表
课程名 |
实践形式 |
成绩 |
教师签名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寻找家风家训 |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最美理工或故事或人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微电影竞赛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
微电影竞赛 |
|
|
二、具体要求
(一)《纲要》“寻找身边的家风家训”
1、意义:家风家训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培育好家风,践行好家庭,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内容安排:在家长的共同参与下,或自己沉心挖掘提炼出身边具有示范作用或警示作用的家风与家训的优良元素,倡导交流价值,培育文明风尚
3、课程结业:撰写不少于1500字的交流论文
4、时间安排:上课老师前六周安排,第14周上交学院论文
5、奖项安排:每个班推荐3篇优秀交流论文,学院综合评奖:一等奖二篇;二等奖四等,三等奖八篇,优秀奖若干。学院秋季学期第16周举行全校性颁奖盛典(和《思修》课同时进行)
(二)《思修》撰写“最美理工或故事或人”
1、意义: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美好校园建设与生活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新典型、新标杆,弘扬传统精神,凝聚师生力量,鼓舞师生为推进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努力。
2、内容安排:以亲身经历或实地观察调研,挖掘提炼身边最美理工瞬间、最美人物或最美故事
3、课程结业:撰写不少于1500字的交流论文
4、时间安排:上课老师前六周安排,第14周上交学院论文
5、奖项安排:每个班推荐3篇优秀交流论文,学院综合评奖:一等奖二篇;二等奖四等,三等奖八篇,优秀奖若干。学院秋季学期第16周举行全校性颁奖盛典(和《思修》课同时进行)
(三)《概论》与《原理》“微电影竞赛”
1、意义:推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引导微文化传播正能量,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最关爱学生的大学,鼓励同学们透过镜头、通过视频来呈现大家眼中的世界,引导学生创作积极向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风格青春时尚的微电影,发掘优秀文化作品、传递青春正能量,以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知、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内容要求:反映本学年上课课程性质、大学生生活、情感、励志等主题,体现正能量。每队10人左右,由任课老师自由组合,作品时间限制在10~15分钟以内。所有电影需设置清晰中文字幕,配音以普通话为主。原创电影禁止抄袭,如经发现核实将取消参赛资格。
3、课程结业:上交微电影
4、时间安排:上课老师前四周安排, 第12周上交学院微电影作品
5、奖项安排:最佳微电影(一等奖二篇;二等奖四等,三等奖八篇,优秀奖若干);最佳人气奖(最佳演员、编剧、摄影,导演),学院春季学期第15周举行全校性颁奖盛典。
三、学院(学校)评奖安排
1、每学年秋季学期举行“寻找身边的家风家训”与“最美理工或故事或人”优秀论文的评奖。春季学期举行微电影竞赛奖项的评定。
2、由任课老师提交本班优秀作品参与学院奖项评比。
四、思政课社会实践成绩细则
为了规范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与改革,体现社会实践成绩的公平、公正与公开,现制定思政课社会实践成绩细则:
1、思政课社会实践分为不及格、良好和优秀三个基本档次。
2、四门社会实践:《思修》,实践形式:最美理工人或事;《纲要》,实践形式:寻找家风家训;《原理》与《概论》,实践形式:微电影竞赛。一或一门以上没有完成实践任务的成绩为不及格(记为55分)。
3、四门社会实践课基本完成的,最后成绩为良好(记为85分)。
4、每个班级人数的30%定为优秀,其中微电影作品占20%,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综合表现定10%。
5、四门课每次实践作业得一个或两个优秀的成绩记为90分,得两个以上实践优秀的成绩记为95分。
6、每个学期结束时,《思修》、《纲要》、《原理》和《概论》上课教师把实践成绩记录在教师手册上,并把成绩优秀的学生名单和不及格成绩学生名单交给教研室主任,由教研室主任交给实践教研室一份留存,由实践教研室在第四学期统一按以上标准登录实践成绩。